去看文学 >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 第517章 花花与虎崽

第517章 花花与虎崽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

一秒记住【去看文学 www.qk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517章 花花与虎崽

    盛家有两辆自行车。

    一辆是盛希泰上学时骑的大金鹿,这个是用脚刹车,遇到下坡的时候,脚蹬子往后一倒,就可以刹车减速了。

    另外一辆是周青岚上班时候骑的永久,这车有前闸和后闸。

    盛新华此时的目光,就盯在了那辆永久车的前闸上。

    那车的前闸有个倒U形的东西,上面有一段白色铁管。

    陈峰顺着盛新华的目光看过去,也看到了那辆自行车。

    “新华,你不会是打这个自行车的主意吧?可别啊,当心我叔知道了揍你。”

    那自行车是周青岚去松林高中上班之后买的,没骑几年,后来家里有车,有司机接送,自行车就放在家里了。

    女人本来就爱惜东西,那车子各处都挺新的。

    办展销会的场地,正在联系,厂子这头,正加班加点的准备样品。

    那修理自行车的人,也会收一些废旧自行车,然后拆件儿。

    盛新华闻言,叹了口气,“唉,好不容易找到個能用的东西。”

    仨男孩在院子里头,又是敲又是砸,又是拿木头锯东西、打磨。

    当然,很多自行车未必就是废旧的,不少都是被偷来的,便宜喽嗖卖掉,换几盒烟钱。

    “你干啥去啊?”陈峰一看,急忙跟出去,边走边问。

    所以,盛新华很顺利的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花钱将整个儿前闸买了下来。

    “爷爷,我今年高考,刚考完试,就回来看你们了。

    这会儿见盛新华把铁管锯了下来,陈峰忍不住就问了句,“你整这铁管有什么用啊?打算怎么弄?”

    “去修理铺,自家的车不能动,我去修理铺看看有没有,买一个回来呗。”盛新华回道。

    每一种都得有好几个款式和颜色,以备客人挑选预定。

    盛连成夫妻见到陈峰陈月兄妹,又惊又喜,连忙从菜园里出来,高兴的说道。

    “有这东西就行,回头我肯定能做出来。”盛新华拿着自行车前闸,高高兴兴的就回家了。

    还行,俩孩子成绩倒是都不错,班级前几。

    就这样,陈峰跟盛家小哥俩,一路从家走到了林业局中心塔,再往西一拐。

    回到家里,直接从工具箱找到小钢锯条,就在那儿一点一点儿的锯那根铁管。

    转过天是礼拜一,十四号,上午盛新华盛新宇回学校听成绩,领暑假作业。

    “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六个孩子下了车,一边吆喝着就往院子里跑。

    盛新华将铁管拿在手里,左看右看,越看越稀罕,一边看还一边嘟囔,“这根铁管真漂亮。”

    “家里不行,我就出去找。”盛新华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说着就往外走。

    再说了,仨男孩都鬼精鬼精的,东西早就藏好了,院子也打扫干净,盛希平能发现啥?

    既然要办展销会,产品必须丰富,组合家具、衣柜、电视柜、梳妆台、茶几、沙发、床、餐桌、椅子、办工桌等等。

    可要是哪天被发现的话,他就得挨顿胖揍。所以,盛新华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没敢动手。

    下午四点来钟,不等盛希平回家,三人就把院子里收拾干净了,一点儿痕迹不留。

    于是,一天就这么过去,晚上大家伙儿都消停的看完电视,就去睡觉了。

    盛欣玥盛欣琪那育红班也放暑假了,于是吃过午饭,盛希平就开车把六个孩子都送回了林常

    “哎呦,小峰和月儿来了?啥前儿到的?两年没见,小峰长成大小伙子了,月儿也长成大姑娘了。”

    盛希平在厂子里忙活了一天,累得够呛,回家哪里还能注意到其他?

    陈峰一听,有道理啊,修理铺应该有废旧自行车,说不定能找着合用的。

    盛连成和张淑珍正在园子里薅草呢,听见动静站起来查看。

    陈峰听着,觉得挺有道理,于是就照着盛新华说的,动手帮忙干活。

    忙活了大半天,连午饭都是草草吃了两口就继续干,也只是把盛新华想要的零件准备出一半儿来。

    盛新华手里拿块石头,就在地上画,一边画,一边拿着铁管比划,说他的构想。

    费了不少力气,总算是锯下来了。

    盛新华在那捣鼓,陈峰和盛新宇就在旁边看着。

    这么新的车子要是祸害了,陈峰怕盛新华得在家趴一个假期下不来地。

    盛新宇还小,干不了啥,就在旁边看着。

    关键是,他俩根本不知道盛新华要怎么做,想帮忙也帮不上。

    盛新华其实心里明白,今天他要是把自行车的前闸给祸害了,一时半会儿的父母不能知道,因为那车平时家里没人骑。

    盛希平最近正忙着开家具展销会的事情呢,几个大城市的店面已经租好了,简单收拾一下就行。

    就在林业局商店的西头,有块小空地,聚集着不少修理自行车的,还有掌鞋的。

    这两年功课重捞不着来,成天惦记着。爷爷奶奶,你们想我了没?”陈峰笑着上前,抱住了盛连成,问道。

    “想,那能不想么?就盼着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了给我们报喜呢。”盛连成看着眼前这一米八几的小伙子,喜欢的不得了。

    盛连成刚才在菜园子里干活,弄得两手泥,他怕弄脏了陈峰的衣服,便挓挲着两手,一脸笑容的看着陈峰。

    “走,咱进屋去,进屋说话。”

    那边,陈月也抱住了张淑珍,十六岁的陈月,个子不矮,比张淑珍高出了半个头。

    张淑珍用围裙擦干净了手,这才握住陈月的手,上下打量。

    “哎呀,这才两年没见,月儿真是越长越漂亮了。可真稀罕人。”

    说这话,众人便往屋里走,经过狗窝的时候,孩子们少不得要去稀罕稀罕狗。

    家里那几只老狗都十来岁了,没啥精神头,平常就是趴在窝边晒太阳睡觉。

    听见了盛希平父子的动静,狗子们都起来,朝着他们摇摇尾巴,哽唧着找人。

    于是盛希平领着孩子们,过去把狗子一顿揉搓,狗子非但不急眼,反而还很享受。

    “别光在这儿玩狗啊,屋里还有花花和虎崽子呢。前阵子花花回来,生了俩虎崽,长的可好看了。”

    盛连成见孩子们光在外头玩,不进屋,忙说道。

    一听说家里还有两只虎崽子,孩子们顿时就觉得狗子不香了,一股脑儿的冲进了屋子。      果然,西屋地上放了个大花筐,此时花花正搂着俩毛茸茸的小家伙睡觉呢。

    花花早就熟悉了家里人的气息和声音,所以盛希平他们进门的时候,花花连眼皮都没抬,一心护着崽子睡觉。

    此刻孩子们冲进来,花花这才从窝里起身出来,先伸个懒腰,再抖抖毛。

    然后走到盛希平身边,用大脑袋蹭蹭他,发出呼噜呼噜的动静来。

    “花花,你这是又回家坐月子了?第三窝崽子,厉害,英雄母亲埃”

    这几年,东北虎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花花多生俩,就等于是给种族延续增添了一分希望。

    花花听不懂盛希平的夸奖,但它知道盛希平是在跟它说话,于是呼噜呼噜的回应着。

    孩子们见状,也纷纷凑上前来,跟花花亲近。

    别看陈峰陈月两年没回来了,花花依旧记得他们身上的气味,所以并不排斥,温顺的任由孩子们摸它亲它。

    窝里俩小虎崽可能是察觉到母亲离开,不太适应,就在窝里哇叽哇叽的叫唤。

    花花一看,索性就把俩崽子叼出来,扔给孩子们玩。

    它纵身一跃,就出了屋子,几个起落间,便没了影子。

    “花花两天没出去打猎了,这是出去找吃的呢。

    没事儿,家里有奶粉,我冲上两瓶,伱们给虎崽子喂奶就行。”

    张淑珍一看就知道咋回事儿了,于是找了奶粉、奶瓶,用温水冲奶粉,然后交给了陈峰陈月他们,让他们给虎崽喂奶。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绝对是新奇的体验,陈峰陈月俩人将小虎崽抱在怀里,一手拿着奶瓶,耐心的喂虎崽吃奶粉。

    还别说,俩虎崽特别泼实,估计是吃习惯了的缘故,没多会儿,两奶瓶的奶粉就喝光了。

    陈峰陈月给虎崽喂奶的时候,盛新华他们就在那儿眼巴巴的瞅着。

    直到虎崽吃完了奶,孩子们这才上前来,抱着小虎崽稀罕。

    孩子们在西屋玩,盛希平和父母去东屋说话。

    “爸、妈,老五结婚的事儿都预备差不多了,你们放心。

    他俩搁首都买了一处院子,正收拾呢,我估计结婚之前肯定收拾不出来,所以新房还是在吴家那边。

    婚礼也是在饭店举行,地方都定好了。

    老五结婚穿的礼服、婚纱,都是毓丞找人给设计定做的,也不用咱费啥心思。”

    吴毓丞和盛云菲的婚期,定在了八月一号。

    吴家算是军人出身,吴毓丞本人也当过兵,八月一号结婚,很有意义。

    之前盛希平跟妹妹提过,让她在首都买一套房子,留着以后祝

    这事儿盛云菲真的上心了,得空就跟吴毓丞提起,吴毓丞一听,立刻就拜托他首都的那些朋友帮忙打听。

    这两年,首都逐渐流行起出国了,有出国留学的,也有想着出国打拼挣大钱的。

    有些人就把家里的老房子卖了,换成美金,出国闯荡。

    所以,首都的房子这时候很好买,没多久,吴毓丞的朋友就给找到了一处不错的宅子。

    吴毓丞亲自飞回首都看过之后,直接付钱买了下来,然后又找人重新收拾装修。

    婚期临近,新买的房子收拾不出来,再者,吴毓丞结婚也是吴家的大事,亲戚朋友会来很多,新房肯定要在老宅才行。

    “嗯,行啊,你们看着安排就行了,这些我们俩也不懂,跟不上形势,我们就不给添乱了。”盛连成夫妻点点头。

    俩人心里明白,闺女的婚事,他们帮不上多少。

    深城那边房子,是老大提前就给买好的,听说连家具家电都包了,完全不用他们操心。

    吴毓丞和盛云菲都在深城,他们就是回首都去办个婚礼,走个过程,一些没必要的规矩能省则剩

    所以盛连成和张淑珍商议过了,他们也不用预备那么多东西,直接给闺女一万块钱压箱底儿就得了。

    “过几天,青岚他们学校考完期末就放假了,到时候提前几天去首都。

    到那边问问老五,要是缺啥少啥的话,在首都买也赶趟儿。”

    周青岚带的高一,暑假一般不补课,所以能放挺长时间假期,正好一家人都能去首都参加婚礼。

    “哎呀,你们爷俩唠着,我去整点儿吃的出来。小峰和月儿回来,晚上得弄几个菜。”

    张淑珍看了看表,两点多了,得赶紧掂对点儿吃的。

    张淑珍一说,盛希平猛地想起来,他那车的后备箱里,装了不老少东西呢。

    于是,盛希平招呼陈峰和盛新华一声儿,爷仨赶紧往回搬东西。

    家里有菜园子,菜不缺,所以盛希平买的都是鱼、肉啥的,光是排骨就买了一扇儿。

    “奶,咱晚上吃排骨行么?就搁大锅炖上一锅,放点儿豆角、土豆啥的,锅边儿贴一圈饼子。

    哎呀,我就馋这一口,老惦记着。”陈峰拎着那扇排骨进屋的时候,跟张淑珍商议道。

    “行啊,那咋不行的?那太容易了。”

    刚才张淑珍心里还核计呢,冰箱里冻的那些山野菜,这会儿拿出来好像缓不开,没法儿包野菜饺子。

    张淑珍正愁着弄点儿啥招待陈峰兄妹呢,结果陈峰就提出这个来,排骨炖豆角土豆,贴饼子,这还不容易么?

    “等着啊,我这就弄去。”张淑珍去洗了手,扎上围裙,先用苞米面和白面掺着发了半盆面。

    如今生活好了,不是以前,以前都是直接用开水烫苞米面,贴死面饼子。

    现如今,都是一半一半儿兑上白面才行,要不然怕孩子们吃不惯。

    发好面,张淑珍让盛希平把排骨剁了,她去园子里摘点儿豆角去。

    本地豆角有很多种,早熟的有土墩儿、半架,晚熟的有马掌儿、豇豆宽、大白豆等。

    这个季节,半架刚落花还没结,倒是土墩儿长的不错。

    不过这土墩儿豆角不爱烂糊,吃着也不如马掌豆角香,须得大油水才好吃。

    所以很多人家都是种一点儿,等着半架豆角一下来,土墩儿就没人惜的吃了。

    张淑珍摘了半篮子豆角拎回屋,陈月主动帮着掐豆角丝、削土豆皮儿,那边盛希平也把排骨剁好了,放锅里焯水。

    东锅炖上排骨,等排骨炖的差不多了,西锅底也生了火,挖一铲子大油,葱蒜炝锅,下去豆角使劲儿翻炒。

    豆角炒蔫变色了,加酱油、盐、花椒面等调料,然后把东锅的排骨连汤盛到西锅里,土豆也下进去。

    最后,再把发好的面用手团好了,直接贴在锅边上,盖上锅盖,等个三十分钟,香喷喷的农家一锅出就好了。

    (本章完)